纳米粒度是用物理的方法测试固体颗粒的大小和分布的一种仪器,在建筑、涂料、石油、医药、环保、食品等领域有广泛地应用。
我国纳米粒度测试技术研究工作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,激光粒度仪的研制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。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,国产粒度测试仪器主要以沉降粒度仪为主,商品化的激光粒度仪还没有投放市场,国内的激光粒度仪全部依赖进口。
近年来,我国纳米粒度行业发展迅猛,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、性能优良的国产粒度仪产品不断问世。
国内纳米粒度技术研究紧随着世界发展的步伐。当国内的激光粒度仪企业发现“静态光散射理论”测试的有效下限只能达到50纳米,对更小的颗粒无能为力时,开始引入“动态光散射”技术用于纳米颗粒测试。
在工农业生产和研究中,很多原材料和产品都是以粉体的形态存在着的,粉体在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。粉体的粒度分布可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,因此,在粉体行业,有效控制与测量粉体的粒度分布,对提高产品质量、降低能源消耗、控制环境污染、保护人类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。
粒度仪根据测试原理的不同分为沉降式粒度仪、沉降天平、激光粒度仪、光学颗粒计数器、电阻式颗粒计数器、颗粒图像分析仪等。
其中,激光粒度仪作为一种以激光作为探测光源的新型粒度测试仪器,因其测试速度快、测试范围宽、重复性和真实性好、操作简便等特点,已经在粉体加工、应用与研究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。